2011~2012年度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青年崗位能手-吳雙峰事跡
[編者按] :6月28日,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隆重召開慶祝建黨91周年暨創(chuàng)先爭優(yōu)表彰大會,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研發(fā)中心黨支部書記王威、機科發(fā)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輸送與包裝機械事業(yè)部副總經理金亞萍等4人分別代表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發(fā)言,內容生動,事跡感人,使人深受啟發(fā)和鼓舞。本報將他們在大會上的發(fā)言稿分期進行摘登,供大家學習。
我是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的吳雙峰,今天作為機械總院青年崗位能手的代表在這里發(fā)言,我感到十分自豪與榮幸。我今天取得的成績是領導關心和同事支持的結果。在此向一直以來關心培養(yǎng)我的各位領導表示由衷的敬意!向支持幫助我工作的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參加工作近6年的時間,作為主要參與者先后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發(fā)改委產業(yè)化重大專項等9項科研課題,申請專利20余項,授權專利10項。
作為主要研發(fā)人員研究開發(fā)的隧道式織物微波烘干技術及設備,是國際上首次將微波技術工業(yè)化應用到紡織染整烘干,打破了國外高頻烘干技術壟斷,實現了筒子紗、散纖維、毛條等高效、節(jié)能生產,填補了國際空白,先后獲得山東省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和山東省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秀新產品二等獎。
主持開發(fā)出采用粉狀輸送、溢流溶解方式的干式粉料助劑自動輸送方法及設備,解決了國際上采用液體輸送式造成的浴比大、結晶易堵塞等難題,配送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實現了粉狀物料精確稱量、高效、清潔、無誤投放配送,提高染料配送效率減少污水排放。
提出“以工藝設備需求為驅動、物流設備優(yōu)先級調度”的離散型印染生產線的控制方法,將臥式運輸方式和自動天車輸送方式相結合,實現了紗籠自動出入染色機;采用錐銷公共定位方法,實現了紗籠運轉過程防轉動及紗籠的二次精確定位,開發(fā)出大于10層的紗卷取放方法、路徑規(guī)劃及抓取裝置,實現了筒子紗自動生產過程中紗卷的自動裝卸。
作為主要參與者建立了一條日產10噸筒子紗自動化漂染生產線,該生產線創(chuàng)新的提出了一種筒子紗自動化染色工藝流程,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將染色一次合格率提高到10~30%。該生產線已經可靠性運行2年多,服務24家企業(yè),產值達2.03億元,項目組累計為研究中心創(chuàng)造1600多萬的毛利潤。該項目被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2012年獲得中國紡織工業(yè)科學技術壹等獎。
成功的淚水是甜的,努力的汗水是咸的。在這里我匯報一下6年來的工作體會— “堅韌的工作品質、團結的工作意識和感恩的工作心態(tài)”。
一、堅韌的工作品質
自參加工作以來,積極投入到科研生產的第一
線,從事紡織染整裝備自動化技術及設備研發(fā),這對年輕的我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zhàn)。說是機遇,是因為可以一畢業(yè)就能有這樣的機會作為主要科研人員參與這樣重大的工程,同時協助單位領導管理項目的實施;說是挑戰(zhàn),是因為稚嫩的肩膀是否能夠擔起如此艱巨的任務。單忠德主任給了我巨大的信心與支持,他告訴我沒有人一開始就站在成功的地方,很少有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一帆風順的,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磨礪,才有可能成功。
學習材料成形與控制專業(yè)的我,面對紡織染整自動化領域,特別是面對多層紗卷的自動裝卸、紗籠的自動吊裝、鹽類的自動輸送等國外尚未解決的難題,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領導的教導下,我深入一線冒著車間40多攝氏度的高溫與潮濕,跟現場工人學習染色工藝,操作染色機、脫水機、烘干機,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掌握筒子紗染色工藝流程,調研了濟南、深圳、無錫等地10余家染整裝備制造企業(yè)和微波烘干制造企業(yè)了解了相關設備制造廠現狀,提出總體方案和自動化物流設計方案。在領導的帶領下,經過8次討論和反復修改,最終確定了實施方案。
項目最艱苦的階段是示范線的安裝和聯機調試,理想化的設計與現場施工存在的一定的差距,特別是一次安裝80余臺套的設備及裝置。2009年底我和項目組同志們一道連續(xù)40余天同工人加班到12點,甚至是連續(xù)通宵,解決了地基誤差問題,高精度設備安裝問題,保證了整條生產線無機械干涉等問題。
管理是一門實踐,需要在磨礪中成長。我協助單主任負責生產現場的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對工作度的把握能力,執(zhí)行項目的過程出現過“只報喜不報優(yōu)”的現象,一心想自己努力把工作做好,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沒有及時匯報,結果耽誤了項目進程,也因此兩次被調離現場管理崗位,回到北京休整,反思。在離開現場管理的日子里,通過領導的教導,自己靜下心來體悟管理的內涵,反思自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速了我的成長。通過近幾年不懈的努力,在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這個光榮的集體里,先后獲得了先進工作者、青年科技獎、優(yōu)秀干部、優(yōu)秀共產黨員、“四優(yōu)”共產黨員、“五個好”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二、團結的工作意識
我所從事的紡織自動化技術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著3大類、18種、84臺套設備和裝置。在研制升級過程中需要與12位主設計師,7家供應商,康平納集團的技術、采購、生產、安裝、染色等5位經理一起共事,由于自己年輕,使協調工作進一步增加難度。
出現了在整個項目的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在困難面前每個人總能夠找出多個理由不是自己的責任,延緩整個項目的進程。在領導的不厭其煩的教導下,我逐漸領悟團隊意識,并不斷的去影響他人,去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多發(fā)現自己的缺點。首先遇到問題,不要推脫責任,先要思考自己的不足,并主動的推動問題的解決方案,特別是預知存在困難的時候及時與對方溝通,將困難扼殺在萌芽里。我自己首先積極主動的為單機設計者提供相應的接口參數和設備性能指標要求,對單機設計者提供的反饋建議及時修改,針對可能干涉和設計要點積極主動協助配合單機的設計,提高了他人的設計質量和進度,也就得到了項目組其他成員的支持。項目組成員自發(fā)提出驗證總體方案的可行性和物流調度的優(yōu)先級,搭建虛擬平臺,經過半個月的虛擬調試和優(yōu)化,保證了方案的正確性,節(jié)省了現場兩個月的調試時間。
在單忠德主任的領導和項目組的團結協作下,先后完成科技支撐計劃“數字化筒子紗成套設備的研制”、發(fā)改委產業(yè)化重大專項“筒子紗高效自動化染色成套工藝開發(fā)”、“全自動短流程染色示范系統的研制”、“傳統筒子紗染色車間的自動化改造”等項目的開發(fā),建立起日產10噸的筒子紗自動化漂染生產線,開發(fā)自動化染整設備已經服務年銷售收入40億以上的魯泰紡織股份和江蘇新芳紡織集團等企業(yè)。
筒子紗自動化染色生產線成果被中國紡織器材工業(yè)協會遴選為“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成果,參加了國家 “十一五”科技成果展。2012年3月,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山東新聞聯播以新聞的形式播報介紹了項目的取得的成果?!犊萍既請蟆芬?ldquo;我國筒子紗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國際領先”為標題進行了專題報道、《中國紡織報》以“全球第一臺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設備誕生”為標題進行了重點報道,多家媒體對該項目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進行了全方面報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三、感恩的工作心態(tài)
一路走來我悟出一個道理,在工作上別人沒有什么是應該的,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態(tài)去善待單位、同事和家人。對單位我能貢獻什么,如果不能貢獻什么,那么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人了,也就談不上單位應該支付給我多少薪水、多少榮譽。同事到單位來工作,不是應該為我做些什么,而是我能給別人什么幫助和支持,大家能夠一起和睦的開展工作。
感謝領導無私的教導。單位和領導給我了一個平臺,讓我能夠將象牙塔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并將之轉化為生產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價值,感謝領導對我的包容和諄諄的教導,助推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感謝同事們鼎力的幫助。感謝他們無怨無悔的與我一起長期出差,感謝犧牲節(jié)假日陪伴我加班的工作,感謝他們無私的對我技術的支持與幫助,感謝他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最溫馨的鼓勵,助推我不斷的前進。
感謝家人默默的支持。近三年來回北京成了出差,每年待在北京的時間不超過30天。我是期望能夠陪父母聊聊天,我期望陪著妻子一起照顧父母和女兒,我也期望能親眼見證孩子的一天天的成長。這一切的期望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化成了工作的動力。
在品味成功的淚水時,不忘努力的汗水,今天總院給予的榮譽,是以后鞭策我工作的動力。機械總院和研究中心給予我們青年人創(chuàng)造了富有朝氣的工作氛圍,使我能夠圓滿的完成各項任務,是各級領導不厭其煩的教導,使我的綜合素質能夠較快提升。6年轉眼已過,新的6年即將來臨,我將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遇,以百折不撓的堅韌態(tài)度,持續(xù)攻關;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團結同事,迎接一個又一個的挑戰(zhàn);以顧大家,舍小家的奉獻精神,繼續(xù)發(fā)揚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實現自我的價值,完成研究中心、機械總院及國家賦予的使命。